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①(3)

来源:楚天法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6]泽仁多登,尼玛泽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8(12):191. [7]顾勇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6]泽仁多登,尼玛泽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8(12):191.

[7]顾勇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一、引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更加被注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提出了深化教育课程改革,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正式加入法治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民族道德和法治素质。在国家经济不断飞升、教育普及度不断扩大的今天,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加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一代有品德、有担当、有法律意识的时代新人,始终是教师应当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其中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心理,驱动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解决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良好的教育办法,符合教育改革目标需要。课堂提问需要教师进行合适科学的引导。二、课堂提问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的讲授,如此不仅违背了课程开展的初衷,而且学生无法感同身受,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经常讲授古代圣贤的故事,例如:孔子的《论语》、孔融让梨、凿冰献鱼等。这些故事非常能体现古代先人的良好品德,但是某些故事距离现今学生生活实际有差距,学生无法从自身开展思考并得到感悟。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选取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申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例如,在人教部编版九年级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讲学时,老师可以先由一个设问引出课文的主题。设问:在日常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教师不提供参考答案,以学生的答案为参考,并进行引导,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思考答题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归纳,能够让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学会归纳自己的思考结果。比如学生答①洗菜水用来拖地板浇花;②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③用淘米水洗菜会更干净;教师引导纠正,重点是淘米水循环利用,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浇花等等,而不是重点放在“更干净”上。同时教师可以启发,除了循环利用的思路以外,还有节水的思路,如及时关闭水龙头、不要长时间淋浴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这样就用生活中的事例很好地贴近了本节课的主旨:走绿色、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在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有许多模范课程教学、科学提问问题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教师不应该照单全收,全部照搬。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实际生活背景,选择同一种教学模式、分析同一种案例不一定能够得到同样的良好效果。对学生开展课堂提问需要让问题具有趣味性,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课堂提问最好能引导学生思考辩论。可以提出有逻辑性、引人入胜的问题,也可以开展课堂提问选择有艺术性的问题则最吸引学生。因此,提出何种类型的引导问题需要教师有所侧重,找出适合班级学生的方法。三、课堂提问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成功的课堂提问不能止步于教师向学生提问又自我兜售理论,学生机械接受知识。研究已经表明,学生自主学习下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相比被动学习有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高尚品德、良好法治意识新青年为目标,相比其他课程更需要学生激发自我意识,在课程开展中得到自我品德升华。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多开展小组讨论、团队提问等环节。在这些课程教育环节中,教师成为旁观调控者,学生得到了发挥自我能动性的良机。在小组讨论中,不同性格学生的思维被融合,有时能够迸发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的课堂教育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与共赢的含义。另外,教师可以团队辩论等方式开展课堂教育。在讲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时,教师可以令学生分组组成团队,一队提出问题,另一队针对问题做出回答。如此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学生提问也更贴合学生思维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令班级同学接受提问的讲授活动,将学生的角色反转。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行业,学生大多对教师职业充满向往。教师设置学生接受提问的讲授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准备讲授内容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学习、创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当学生可以面对班级讲授一些内容时,学生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力达到新的高度,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学习。四、课堂提问可结合当前时政热点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虽然学生处在学习各类理论知识的时期,但学生处在社会生活中,为社会变革所影响,不可能与社会脱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层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中生存。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道德和法治都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演变、进步产生的。此外,在课程提问中加入时政热点也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的教学时,可以结合今年最为牵动国人心绪的时事热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分析。在抗击病毒的过程中出现了大批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的身上不难发现课程所宣扬教育的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精神,这与教材所给案例展现的积极奉献的精神不谋而合。教师通过分析可以指出为抗击新冠病毒所付出的人们所具有的责任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继而教师可以面向学生提问还有哪些工作人员身上也具有这类值得大家敬佩的精神。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可以指出抗击病毒战役中涌现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值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是当代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教师可以令同学回忆年初国内疫情的严重情况,指出国内疫情之所以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就是得益于上述英雄的无私奉献,这些英雄值得铭记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也做一枚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坚守在岗位上;做一盏指引后人的明灯,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结合时政热点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深层次的感受,思想得到深层次的提升,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五、课堂提问可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任何的学习都不应该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一纸空文,道德与法治学习来源于实践,也为指引学生实践。将课程理论思想品德、法治知识、课堂提问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学习。通过课程理论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基本的理论框架,让学生对品德和法治有抽象的认识。但是抽象的认识是片面的,只有经过理论实践,不断修正才能成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后续教师设置通过实践完成的作业可以将抽象理论具象化,实现认识的升华。讲孝敬父母品德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孝敬父母的含义与表现,课后布置为父母洗脚、帮助父母洗菜、为父母按摩等实践作业。如此学生不仅在理论上学习了孝敬父母的含义,还在实践上完成了孝敬父母,真正培养了这种品德。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品德时,教师可以提问保护环境的做法和意义,课后带领班级开展垃圾回收活动,真正为保护大自然做出努力。在学习法治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模拟法庭,令学生掌握必要的法治流程。在学习拾金不昧的品德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拾金不昧的意义和表现,在班级设置失物招领处,对拾金不昧的同学定期开展表彰活动,从小培养学生不慕金钱、诚实的品德。六、结语新时代下教育改革更具深度,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宽泛。在建设德治社会和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更受重视。如何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被重视的当代,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更多有效策略被提出。教师展开课堂提问是有效开展课程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兴趣性的良好策略。针对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提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性,在课堂提问中结合时事政治问题,课堂提问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方法。上述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帮助,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也颇有助益。参考文献:[1]景自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7):55.[2]吴梅姐.探究笔记:合作学习的好伙伴:道德与法治“网络新世界”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88-90.[3]周敏芬.培植生活土壤,静待道德花开: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浅思[J].教师,2019(17):51-52.[4]孙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0):78.[5]许建武.“协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幸福生活指南,2019(10):135.[6]泽仁多登,尼玛泽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8(12):191.[7]顾勇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

文章来源:《楚天法治》 网址: http://www.ctfzzz.cn/qikandaodu/2021/0112/464.html



上一篇:五育并举,德育为首 ——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
下一篇:媒体融合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楚天法治投稿 | 楚天法治编辑部| 楚天法治版面费 | 楚天法治论文发表 | 楚天法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楚天法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