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第三届“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纪要(节选)

来源:楚天法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会议主题: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的话题 会议时间:2014年6月27日(周五) 会议主持: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 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唐克扬 刘宇(武汉

会议主题: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的话题

会议时间:2014年6月27日(周五)

会议主持: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

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唐克扬

刘宇(武汉美术馆副馆长):武汉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江汉繁星计划:气候——2014青年艺术家研究展》即将于2014年6月28日隆重开幕,为深化展览话题我们同期举办第三届“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主题为《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的话题》,此次论坛由武汉美术馆与楚天艺术集团《艺术派》杂志联合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本次展览策展人唐克扬先生主持。感谢大家持续关注“江汉繁星计划”并在百忙之中来到武汉美术馆参加第三届“中国青年批评家论坛”。

唐克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感谢武汉美术馆领导及全体团队对本次展览的全心付出。武汉作为一个中国的中部城市,它的作用其实很特殊,它拥有自己的文化环境,同时又有一种辐射全国的影响力。

“气候”,它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下雨这件事情,并非武汉下雨,别的地方就不下雨了,不是以行政区划来区分的。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就在于气候可以延续很长时间,并且不是单一性质的存在,它可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同时又不失为一个地方鲜明的性格。在这里总结有关“气候”的理论应该不是我的任务,下面可能应该请在座的诸位批评家、理论家或者是参与艺术行业的同仁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之所以选择“气候”这个题目,就是希望看到我们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不仅是以展览为目的,为结果,而是希望做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开放性的展览,把这个艺术项目变成持续延续的活动,可以吸纳进更多有趣的思想、作品、评论、意见,最后它可能会形成一个看不见的、松散的无处不在的网络,网络之间的关系是空前的复杂和有趣。如何把这种有趣性和多样性揭示出来也是我们下面还要延续的工作,希望在座诸位继续支持我们。

面对这样一些小作品,尤其是中国笔精墨妙的作品,本身它的冲击力不够大,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公众空间里面找到它自我生存的方式,来对应于那些好像高大上的、冲击力大的作品,这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

1. 2008年12月21日到2009年3月11日——天气变化No.3布面丙烯 190×190cm 2009年 詹蕤

2. 2014-3卡纸墨汁 270×120cm 2014年 潘小荣

吴洪亮(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首先很开心又来到武汉,气候和日子都属于比较多变和速度转换很快的形态。去年在北京,今年来到这样一个地方,和大家在一起继续谈谈“江汉繁星计划”的话题。说到气候,其本身的逻辑性和发散性好像很难去概括,克扬兄给了大家子话题,有十个门类。在这样一个很开放性的系统里面,我找了一个和我自己相关的,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点,“尺度:大和小”。当代艺术偏向于大,在这样一个大的尺度下进入对于小的关注是什么样的样态的问题。在今天的所有展览系统来看,艺术作品的尺度确实是越来越大了,经常甚至是十米高的,几百米、上千米的大空间去放一件作品,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进入这样一个空间的时候,看到那个巨大无比的,所谓的当代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看的速度会超级块,甚至像走路一样的,从展厅的这个门进去,马上走出来了。好像是看明白了,但很难在那里面更深入地停留和观看,这是一个特别直观的感受。

卢缓(中华艺术宫学术部副主任、策展人): “气候”,是一个大家都可以共同参与的话题,就“可见不可见”的子题来谈谈我的看法。当代艺术更广义的说,不仅仅是视觉本身到底有多少边界的话题,我想今天我们在美术馆中做展览可能和在其他的空间会不一样,曾经我们对美术馆的认识,更多的是回溯、研究、总结,今天我们站在美术馆中,大家更多期待是有新的发现。我们也会渐渐地把美术馆作为一个试验性的场所,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课题,他会在这里阐述不同以往的或者是在一些商业空间中无法实现的作品。我作为美术馆的策展人,我越来越希望无论是做老一代的艺术家,甚至历史性的课题,还是今天我们做当代的话题,我们是不是能够把基于研究基础之上,把一个展览从给观众创造一种图像的方式而转向到去创造一个视觉世界。

张新英(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为了弄清楚气候和当代艺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我查阅了一些历史气候学的资料。当然我们可以很广泛地把气候定义扩展到政治气候、文化气候或者是当代艺术的生态、形态,其实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我想作为一个平行的学科来说其实它们是有某种联系的。我在看历史气候学的研究课题时发现有这样一个演进过程,历史气候学是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80年代以前基本上研究的是现象,到90年代以后它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开始研究背后形成的原因,然后到2000年以后,它开始从人类学,从物种生存的层面去研究,以此成为气候问题的出路。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结论就是,全球变暖,气候或者是地理环境发生了这种改变,人类在整个进程当中其实是处于一种非常主动的地位,人不是在被动地受着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结论。

文章来源:《楚天法治》 网址: http://www.ctfzzz.cn/qikandaodu/2020/0928/427.html



上一篇:再七拍:一种生活方式
下一篇:红色文化法律保护中协商民主的功能及其实现<

楚天法治投稿 | 楚天法治编辑部| 楚天法治版面费 | 楚天法治论文发表 | 楚天法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楚天法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